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客土修复
Soil heavy metals pollution remediation by exotic soil method
作者姓名:张增强
工作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案例版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涉及的知识点:1、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土壤现状及修复技术概况
2、客土修复法基本概念和原理
3、潼关代字营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
4、潼关代字营重金属污染土壤客土修复过程
5、修复后土壤现状及工程修复的综合效益
案例来源:陕西潼关县代字营镇含汞矿渣堆场生态修复示范工程
案例真实性:未经过掩饰处理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客土修复
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 remediation with soil replacement
摘要:土壤是人类生存的根本,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形势严峻。根据我国土壤污染现实状况,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和修复工作,保障生态环境与食物安全,已成为国家重大现实需求。设计以陕西潼关代字营被重金属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提出了适用于代字营土壤的科学保护与修复策略。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土壤;客土修复;生态环境
Abstract: Soil is the foundation of human survival and the important part of the national ecological security system. The situation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soil of our country. According to the reality of China's soil pollution, to carry ou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remediation work, to prote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food safety, has become a major national real demand. The scientific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strategy of the soil in Tongguan was proposed, which was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heavy metal contaminated soil in Daiziying..
Keywords:Heavy metal pollution; Soil; Alien earth soil-remediation; Ecological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客土修复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客土修复
1 项目状况
位于陕西省潼关县代子营的土壤修复项目工程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废矿渣堆放库及库区防渗导排工程、堆放库掩挡坝工程、堆放库封场及植被恢复过程、浸出液处理系统。主要工程量包括三部分,其中废矿渣堆放填埋物29.8万m3,平整场地21303m2,修复耕地面积157.84亩。
1.1区位分析
代字营乡位于潼关县东部,与河南省相邻,310国道穿乡而过,扼守着入陕出豫的咽喉。全乡辖8个行政村、53个村民小组。12216口人,总面积22.7平方公里,有耕地22.9万亩,地势平坦,水利条件优越,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 近年来,代字营乡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在全乡陆续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山川秀美工程、畜牧产业化等各项富民工程,扶持建立重地养殖公司、面粉加工厂、尖角冷库等一批种养加龙头企业,2002年农业总产值达1007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16500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880.70元,实现了乡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图1陕西潼关县代子营乡地理位置
1.2代子营县周边土壤污染状况
图2陕西潼关县地貌及土壤严重污染的几个位置
1.3现状用地分析
潼关县林草面积21.56万亩。其中乔木10.82万亩,灌木2.10万亩,四旁植树折合2777亩,天然草地8.36万亩。林草植被度32.31%。作作物面积14.50万亩,植被度21.72%。其中:山区林草面积19.88万亩,植被度75.38%,农作物4129亩,植被度1.56%;山外残原沟壑及黄渭河谷区,林草面积1.65万亩,植被度4.09%,农作物14.09万亩,植被度34.93%。潼关县植被度54.03%。
图3陕西潼关县地貌及耕地状况
2 相关背景
潼关县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东端。东接河南省灵宝市,西连陕西省华阴市,南依秦岭与陕西省洛南县为邻,北濒黄河、渭河同陕西省大荔县及山西省芮城县隔黄河相望。介于东经110°09'30"-110°25'32"北纬34°23'30"-34°39'00"之间南北长28.4公里,东西宽约24.6公里,总面积526平方公里。潼关县是陕西的东大门,是连接西北、华北、中原的咽喉要道,其地理位置具有战略意义。截至2003年末潼关县总人口为157911人。男女性别比为103.2。据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潼关县全年出生人口882人,死亡人口685人,出生率5.97‰,死亡率4.64‰,全年净增人口197人,自然增长1.33‰。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保持在低水平线上。据1‰人口抽样调查,潼关县常住人口(指年内在潼关县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不包括在潼关县登记为常住户口而年内离开潼关县半年以上的人)152700人;人口出生率为10.4‰,死亡率为6.25‰,自然增长率为4.15‰。截至2010年,潼关县总人口16万人。
2.1陕西潼关地址地貌
潼关县南部秦岭山区属太古界太华群,是吕梁运动以后形成的东西带状隆起。元古震旦纪发生地壳构造运动,地层挤压褶皱成山。喜马拉雅运动时,南沿发生断裂,北升南陷,形成寻马道地堑。新生代,因受秦岭纬向构造体系和祁、吕、贺构造体系控制,构造运动两体系之间发生挤压、张扭、断陷,形成汾渭地堑。此外,受朝邑横向隆起影响,形成次一级的山前断陷(华阴一潼关断层)。潼阌山地因受南北两个地堑的挤压,强烈断折上升,出现了境内秦岭山地。第四纪以来的洪积和风积作用,促使山前断层以北成为黄土台原。台原北部经长期洪水冲刷形成黄渭河谷。
2.2陕西潼关土壤状况
潼关境内有褐土、黄土、垆土、沼泽土、盐土、淤土、山地棕壤7个土类,11个亚类,17个土属,35个土种。有机质最高值2.11%,最低值0.15%,平均值0.898%。全氮,最高值0.1176%,最低值0.0133%,平均值0.05331%。碱解氮,最高值65mg/kg(百万分),最低值14mg/kg,平均值32.67 mg/kg。全磷为0.151%,速效磷最高值52 mg/kg,最低值2 mg/kg,平均值6.17 mg/kg。速效钾,最高值397 mg/kg,最低值92 mg/kg,平均值159.7 mg/kg。土壤氮磷比为2.14:1,肥力较低。
2.3陕西潼关动物资源
兽类
兽类常年栖居秦岭山地区的有:豹,民国二十三年(1934),豹出山,李家村群众猎得1只(金钱豹)。今栖深山罕见。獐、鹿、山羊、刺猬,1978年前较多,矿山建设后,稀见。豺、猪、松鼠、獾,常活动在浅山区,出没于夏秋时节。
禽类
禽类有雉鸡、鸽,分布在浅山、台原一带。老鹰、鹞,乌鸦、猫头鹰等,唯猫头鹰为鼠类天敌,但今稀见。鹭、白鹤、野鸭等,分布于黄、渭河滩,可供玩赏,被列为省级保护鸟。黄鹂、麻雀、啄木鸟,山区、平原均有,是食林木害虫的益鸟。布谷鸟(杜鹃),夏候鸟,觅食田间毛虫。
鱼
境内黄、渭河水域有红尾鲤、鲫、鲂、鲢鱼等。沼泽地、沟河主要有鳝鱼、甲鱼。
2.4陕西潼关植物资源
用材树种:针叶树有华山松、白皮松、油松等树种分布于秦岭山地区;侧柏、刺柏、柞柏等树种,分布于面向原的秦岭山坡及原畔沟壑地带;阔叶树有桐、椴、栎、桦等树种分布于秦岭山区;楸、椿、榆、杨、柳、槐、桐、苦楝、枸树等,分布于原面、河畔、渠旁、路旁、村旁、院落。
经济树种:漆、核桃、油树、黄连木多分布于秦岭山区;桑、苹果、桃、杏、梨、李、沙果、柿、枣、樱桃、石榴、椒、竹等分布于原面和近山区。
灌木树种:紫穗槐、柽柳、胡枝子、酸刺、六道木等主要分布于沟坡地带 。
观赏树种:园柏、小叶女贞、小叶黄杨、合欢、月季、夹竹桃、木槿、蔷薇、无花果、玫瑰等。多栽培于庭院。
引进的稀有树种:有水杉、水冬瓜等。
药用植物:秦岭山区有连翘、山芋、藿香、五味子、半夏、山楂、柴胡、秦皮、百合、地榆、黄芩、杜仲、通草、苦参、猪苓、党参、天麻等;原区有女贞、防风、麻黄、败酱草、扁豆、瓜篓、枸杞、甘遂、远志、车前子、王不留、菊花、菖蒲、罗布麻、芦根;人工栽培的有白术、生地、桔梗、天麻、菊花、红花、丹皮、党参、白芥子、火麻仁、苏子等。
潼关县栽培的主要农作物除蔬菜外有11科28种。其中:禾本科6种,旋花科1种,十字花科1种,蓼科1种,锦葵科1种,胡芦科3种,茄科2种,大戟科、芝麻科、桑科各1种。
2.5陕西潼关矿产资源
潼关县南部山区在自然地理上属于小秦岭的一部分。小秦岭西起临潼,东到灵宝,毗邻关中,南至洛南;是我国著名的贵金属成矿区,誉为小秦岭金矿田。在我县境内,矿区东西长18km,南北宽8-10km,面积162km2。占全县国土面积526km2的42%,其中金矿工业储量超过100t,同时伴生银、铅。另个有铁矿以及石英石、石墨、熔炼水晶、大理岩、辉绿岩等非金属矿产。
2.6陕西潼关工业与农业发展状况
2012年潼关县工业实现增加值17.042亿元,比2011年增长21%。其中辖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47.81亿元,实现增加值16.3亿元,分别较2011年增长21.4%、22.0%。工业主要产品产量:黄金14.395吨(460640两)比2011年增长27.1%。其中:成品金9.431吨(301792两)比2011年增长7.91%。含量金4.964吨(158848两)比2011年增长91.7%。
表1 陕西潼关县主要矿山企业生产状况一览表
2012年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代字营现代农业园区列入省级示范园区,神泉现代农业园区列入市级示范园区,安乐生态农业园区发展势头良好。特色养殖初具规模,潼关县土鸡存栏11万只,县上拿出60万元对18个规模养殖场及合作社进行了奖补。代字营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全部完工。生态绿化成绩突出,仅秋冬季就完成投资5300万元,实施人工造林3.2万亩,栽植各类苗木280万株。完成了东马等5座水库的除险加固,解决了1.2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全年农作物播种总面积26.18万亩,较2011年下降2%,粮食总产量46482吨,增长7.83%。其中,夏粮面积11.13万亩,下降1.43%,产量27165吨,增长9.59%;秋粮面积8.8万亩,增长0.44%,产量19317吨,增长5.45%。
潼关县蔬菜面积15562亩,产量31085吨,产量较2011年增长93.24%;设施蔬菜面积2449亩,占蔬菜总面积的16%。水果面积13575亩,产量11914吨,产量较2011年增长0.34%。
2012年潼关县全年共完成人工造林3.2万亩,林木育苗2830亩,栽植各类苗木280万株,道路绿化222公里,绿化文化广场21个,全年争取中省林业重点工程项目3个。林木绿化率达到60%,森林覆盖率达到45.6%,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的成绩。完成水利建设投资5581万元,其中安全饮水工程完成投资681万元,新打机井2眼,新建水塔4座,蓄水池12座,铺设管网70.97千米,解决了12014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水土流失治理完成投资269.7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27km2。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投资365万元,新打机井2眼,改造提高5眼,新修改造农田2100亩、新增恢复灌溉面积840亩,完成灌溉农田15万亩次。
2.7陕西潼关旅游业发展状况
潼关位于渭南潼关县港口镇,地处关中平原东部,雄踞秦、晋、豫三省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