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日历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 茶树栽培学 授课专业年级: 茶学2201 人数: 25 人
总学时: 32 本学期学时: 32 讲课学时: 32 实验学时: 0 其它环节: 8 学时
任课教师: 余有本、王伟东 教师所在单位: 园艺学院 学历职称:博士、教授
教材名称: 茶树栽培学(第五版) 主编: 骆耀平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参考书名称:1、茶树栽培技术 2、 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 3、生态高效茶树栽培技术
教研室(系)主任签字: 教学院长(主任)签字:
上课周次 | 周 学 时 | 其中 | 计 划 教 学 内 容
(章节名称、讲述的内容提要、实验的名称、课堂讨论的题目) | 备注 | ||
讲课 | 实验 | 其它环节 |
| |||
第 一 周 | 3 | 3 | 0 |
| 绪论(1.0学时) 课程的性质、地位及任务;学习本课程意义;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 第一章 茶树栽培发展简史与茶区概况 第一节 茶树栽培发展简史(0.5学时) 第二节 中国茶区分布(0.5学时) 第三节 世界茶区分布及主要产茶国生产概况(2学时) | 余有本 |
第 二 周 | 3 | 3 | 0 |
| 第三节 世界茶区分布及主要产茶国生产概况 续(1学时) 第二章 茶树生物学基础 第一节 茶树在植物分类学上的地位(0.5学时) | 余有本 |
第 三 周 周二 | 3 | 3 | 0 |
| 第二章 茶树生物学基础 第三节 茶树植物学特征特性(1.0学时) 第四节 茶树的一生(0.5学时) 第五节 茶树的年生育(0.5学时) | 余有本 |
第 三 周 周日 | 3 | 3 | 0 |
| 第三章 茶树的适生环境 第一节 气象要素与茶树生育的关系 (1.0学时) 第二节 土壤条件与茶树生育的关系 (1.0学时) 第三节 茶园生态系统(1.0学时 | 余有本 |
第 八 周 | 3 | 3 | 0 |
| 第四章 茶树繁育与新茶园建设 第一节 中国主要茶树栽培品种 (0.5学时) 第二节 茶树品种的选用与搭配 (0.5学时) | 王伟东 |
第 九 周 | 3 | 3 | 0 |
| 第三节 茶树有性繁殖 (0.5学时) 第四节 茶树无性繁殖 (0.5学时) 第五节 新茶园建设 (2.0学时) 第五章 茶园土壤管理 第一节 茶园耕作 (0.5学时) 第二节 茶园水分管理(0.5学时) | 王伟东 |
第 十周 | 3 | 3 | 0 |
| 第三节 茶树施肥(2.0学时) 第四节 茶园土壤肥力培育与维护(0.5学时) 第六章 茶树树冠培养 第一节 茶树高产优质树冠的构成与培养(0.5学时) 第二节 茶树修剪技术(0.5学时) | 王伟东 |
第 十一周 | 3 | 3 | 0 |
| 第二节 茶树修剪技术 续(0.5学时) 第三节 茶树树冠综合维护技术(0.5学时) 第四节 低产茶园改造 (2学时) 第七章 茶园安全生产 第一节 茶园气象灾害与防护(0.5学时) 第二节 茶园的安全生产(0.5学时) | 王伟东 |
第 十二 周 | 3 | 3 | 0 |
| 第三节有机茶园的生产与管理(2.0学时) 第八章 茶叶采摘 第一节 茶叶的采摘标准(0.25学时) 第二节 手采技术(0.25学时) 第三节 鲜叶贮运与保鲜(1学时) 第九章 茶园生产机械与设施 第一节 茶园生产机械与设施种类(0.25学时) 第二节 茶园剪采机械 (0.25学时) | 王伟东 |
第十三周 | 3 | 3 | 0 |
| 第三节 茶园耕作机械 (0.25学时) 第四节 茶园病虫防治机械与设施(0.25学时) 第五节 茶园灌溉设施建设(0.25学时) 第六节 茶园防霜风扇;(0.25学时) 第七节 茶树设施栽培(1学时) 第十章 茶树栽培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茶树栽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基本要求 (0.5学时) 第二节 茶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0.5学时) 第三节 茶区生态建设与综合开发利用 (1学时) | 王伟东 |
说明:1、本教学日历由主讲教师负责填写。
2、本表一式二份:教务运行科一份、自留一份。
3、如果是其它环节,必须在备注中说明(课堂讨论、习题等情况)。
4、每周课的内容占一格。
共 1 页 第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