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姓名:郭抗抗
  • 所属院系:动物医学院
  • 个人简介: 郭抗抗,博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教育经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专业学士、预防兽医学硕士、临床兽医学专业博士。2008—2009在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大西洋兽医学院进修,主要从事动物病毒病的致病机制和检测方法...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animal derived food hygiene)是以兽医学和公共卫生学的理论为基础,从预防观点出发,研究肉、蛋、乳和水产等动物性食品的预防性和生产性卫生监督,产品卫生质量的鉴定、控制及其最合理的加工利用,以保证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和保障人、畜的健康,防止疾病传播和增进人类福利的综合性应用学科。主要研究如何保证人们获得符合卫生要求,适于人类消费的动物性食品,防止人兽共患病病原体和其他可能存在的有害因素经由动物性产品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并防止畜禽疾病的传播,力求既能保障食用者安全,又能充分利用畜产资源和促进养殖业的发展。《动物性食品卫生学》课程是本校动物医学专业必修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主要介绍动物性食品化学性、生物性和放射性污染的来源与控制;畜禽屠宰加工的兽医卫生监督,畜禽常见疫病的检验与处理;肉、蛋、乳、水产品和蜂产品的加工卫生与检验。通过学习使学生重点了解动物性食品污染的来源、种类、预防措施、安全性评价及卫生处理原则和方法,熟悉动物性食品卫生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动物性食品卫生监督与检验的基本技能,具备从事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的能力。 20世纪60年代,我校在兽医专业开设了《兽医卫生检验》课程,文革期间中断了该门课程的教学。恢复高考后,我国部分农业院校于1982年,我校于1984年恢复了《兽医卫生检验》课程。总学时为80小时,其中课堂讲授为50小时,实验课30小时,另有1周校外教学实习。随着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1992年将《兽医卫生检验》课程改为《动物性食品卫生学》课程。总学时调整为72小时,其中课堂讲授为50小时,实验课22小时,另有1周教学实习。随着培养动物医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的调整,2008年将《动物性食品卫生学》总学时调整为72小时,其中课堂讲授为56小时,实验课16小时,另有1周教学实习。2014年,进行动物医学专业课程改革,《动物性食品卫生学》总学时被调整为56学时,其中课堂讲授40学时,实验课16学时,1周教学实习。 经过长期的不断努力,我校《动物性食品卫生学》课程组目前包括主讲教师4人(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1人),实验师1人,任课教师均获得博士学位,形成了结构合理、优势鲜明的教学团队,该门课程也是本校动物医学专业的骨干课程之一。

顶部 底部
二维码
您没有权限访问该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