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microbiology)生物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它是在分子、细胞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各类微小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病毒、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原生动物以及单细胞藻类)的形态结构、生长繁殖、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工业发酵、医学卫生、生物工程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科学。其根本任务是发掘、利用、改善和保护有益微生物,控制、消灭或改造有害微生物。微生物学是生物学领域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该学科的突出特点是以叙述性为主,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实验性和应用性。微生物学作为生命科学的基础学科和生物技术的主导载体之一,对生物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素质技能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微生物学是高等院校生物类专业必开的一门重要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是现代高新生物技术的理论与技术基础,也是高等农林院校生物类专业发展及农林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石之一。随着生物技术广泛应用,微生物学对现代与未来人类的生产活动及生活必将产生巨大影响。 微生物学的教学内容是介绍微生物的形态和构造、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微生物代谢和发酵、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的生态、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以及微生物实验原理及应用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微生物独特的结构特点、遗传代谢规律,及其在整个生物界中的分类地位和对人类生产实践的重要意义,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围绕微生物的生物学特征,使学生熟练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本学科的最新进展与学科前沿。 课堂讲授采用多媒体课件授课,并辅有知识浓缩、素材形象生动的多媒体网络课件,配合习题库、考研题库、自测题库和在线答疑等多种教学方式,强化微生物学的双基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同时,重视实验课教学,以微生物学的四大实验技术染色技术、显微技术、无菌操作技术和纯培养技术为主线,将微生物学实验技术集成配套,构成实验板块,提高各实验技能的学习的强度和密度,使每一个学生切实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和教学实习,全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