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昆虫学是研究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学科,由昆虫形态学、昆虫生物学、昆虫生理学、昆虫生态学和害虫综合治理等部分组成,是经济林昆虫学、草坪保护学、资源昆虫学、森林保护学、害虫生物防治、森林昆虫生态学、森林植物检疫学、森林植物化学保护等学科的基础,也是森林保护和林学专业的学科基础必修课。 该课程共48学时(其中课堂讲授48学时,实验32学时单独开设),计2.5学分。通过本课程主要学习使学生掌握昆虫的形态特征、体内器官的结构、个体生长发育及生物学的特点、分类、群体数量消长与森林生态系统中其他有关因子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害虫防治和益虫利用的一般原理和措施。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昆虫形态学、昆虫生物学、昆虫内部器官系统、昆虫分类学原理及主要目的分类、昆虫生态学。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系统掌握所学的课程内容,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努力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主要形式如下: 1.在课程教学中主要采用PPT课件进行教学:通过多年的积累已完成相关课程内容的PPT课件,每年根据相关学科的发展,不断充实、完善课件内容及表现形式,做到课件美观、内容充实、紧跟学科前沿。 2.在实验课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3.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播放与昆虫有关的教学视频,如“微观世界”、“BBC昆虫世界”等,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昆虫学的兴趣。 4.要求每位学生制作与昆虫有关的PPT课件1份,并在学期末进行课堂演讲,进一步开拓学生对昆虫的了解,并体验一下教师讲课的感觉。 通过以上的教学安排,使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昆虫形态学、生物学、生理学以及分类学的基本原理和知识;培养他们学习昆虫学的兴趣,增强他们热爱森林保护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森林昆虫学及其他相关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