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水工建筑物(Hydraulic Structures) 总学时:64 学时 学分:3.5学分 课程类型: 该课程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和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必修专业课,也是水利类其它专业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水动方向)等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其任务是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各种基础课程和有关课程知识,结合实践性教学环节训练,掌握水工建筑物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培养学生能够从工程实际情况出发,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先修课程: 工程制图及计算机绘图、工程测量、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土力学、水力学、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材料、钢结构、工程水文学与水利计算、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等。 内容简介: 水工建筑物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专业课指定选修课之一。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较强的综合性专业课,涉及的知识面广。本课程主要讲解水工建筑物的型式、功能、构造、工作特点以及各类水工建筑物的设计原则步骤;水工建筑物的水力、稳定、渗流、强度等的计算内容和计算方法;地形、地质条件对水工建筑物的布置、设计、施工的影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从事水工建筑物设计的基本技能;了解国内外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概况,并为毕业设计打下坚实基础。 课程特点与教学目的: 该课程需要学生在掌握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相关专业课的基础上来进行学习。 该课程的特点可简单概括为:一是内容多,涉及各类水工建筑物;二是涉及的知识面很广;三是具有极强的实践性,要求教师面向生产与科研实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的最终目的应使学生掌握各种常见水工建筑物的型式及设计基本理论和方法,在各种水利枢纽中的布置原则,以及运行管理技术。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水利工程实际问题。能够工程实际情况和建筑物功能需求,依据资料和规范,完成工程的选型、布置、各类计算和图纸设计,具有根据工程实际进行水利工程设计工作的能力,同时配合其它有关课程的学习,为今后从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和维修等工作打下基础。 教学中注意问题: 由于水工建筑物教学课程涵盖内容多且具对学科基础理论要求高,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注意一下几个问题:根据课程特点,根据课程内容,采用采用灵活多样的的教学方法,同时注意所学课程内容的连贯性;抓好课程中方法学教学与技术性知识学习;注意教学中理论与具体工程实例讲解的结合;重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做好授课中与实习内容的联系,解决好课程教学与课程设计的结合。 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 (1)推荐教材:林继庸.水工建筑物(第五版).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年 (2)推荐参考书: 陈胜宏.水工建筑物.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年 陈德亮.水工建筑物(第三版).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5年 (3)SL系列规范,SD系列规范 (4)水工设计手册